1、高温纯锰系磷化:主要用于零部件的减磨自润滑功能膜层处理,以及要求较高的紧固件耐磨、耐腐蚀膜层处理。
磷化加工膜颜色依据材质的不同呈现灰黑色~黑色,中性盐雾实验时间48~96小时。
磷化加工工艺流程如下:除油 →水漂洗 →除锈 →水漂洗 →水漂洗 →表调 →磷化 →水漂洗 →热水漂洗 →浸防锈油→
2.中温锌锰磷化:主要用于钢铁件终防腐蚀膜层处理,磷化膜颜色依据材质的不24~48小时。
同呈现灰色~灰黑色,中性盐雾实验时间
磷化工艺流程如下:脱脂 →水漂洗 →除锈 →水漂洗 →表调 →磷化 →水漂洗 →热水漂洗 →浸防锈油→
3、中高温黑色磷化:主要用于钢铁件终防腐蚀膜层处理,不论材质磷化膜颜色呈现均匀黑色,中性盐雾实验时间24~110小时。
1、按磷化处理温度分类
1 )高温型
80 — 90 ℃处理时间为 10-20 分钟,形成磷化膜厚达 10-30g/m2, 溶液游离酸度与总 酸度的比值为 1 : ( 7-8 )
优点:膜抗蚀力强,结合力好。
缺点:加温时间长,溶液挥发量大,能耗大,磷化沉积多,游离酸度不稳定,结晶粗细不均匀,已较少应用。
2 )中温型
50-75 ℃,处理时间 5-15 分钟,磷化膜厚度为 1-7 g/m2 ,溶液游离酸度与总酸度 的比值为 1 : ( 10-15 )
优点:游离酸度稳定,易掌握,磷化时间短,生产效率高,耐蚀性与高温磷化膜 基本相同,目前应用较多。
3 )低温型 30-50 ℃ 节省能源,使用方便。
4 )常温型 10-40 ℃ 常(低)温磷化(除加氧化剂外,还加促进剂) ,时间 10-40 分钟,溶 液游离酸度与总酸度比值为 1 : ( 20-30 ) ,膜厚为 0.2-7 g/m2 。
优点:不需加热,药品消耗少,溶液稳定。
缺点:处理时间长,溶液配制较繁。
2 、按磷化液成分分类
1 )锌系磷化
2 )锌钙系磷化
3 )铁系磷化
4 )锰系磷化
5 )复合磷化 磷化液由锌、铁、钙、镍、锰等元素组成。